广告联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云学生:他当年从不备课 但课堂上却妙语连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度权重查询 词库网 网站监控 服务器监控 SEO监控  
                                                            



海博翻译社
浙江在线09月18日讯 杭州青年路基督教青年会旁,一间不起眼的门面静静座落在这条不宽敞的街边,门前行人穿梭。
这里是杭州市青年路27号,“海博翻译”的招牌已经和老街融为一体。
1999年,马云将海博翻译社托付给多年的老友章红管理。之后的十多年里,这家小小的翻译社蓬勃发展,不断壮大。
“从1994年诞生到现在,杭州海博翻译社已走过近20个年头了,虽然目前公司运营所需的空间已经远远超过这30平方米,但这里作为一个接待部被单独保留下来。”章红说,“这里的确有太多值得纪念的回忆。”
她清楚地记得1993年她在青年会第一次见到马云,当时马云在青年会的英语高级口语班当老师。她成了马云的学生。
“马云讲话时永远***洋溢。他上课从不备课,但课堂上却常常妙语连珠,十分有意思。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大家对英语的兴趣倍增。”章红回忆说。
后来,杭州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业逐渐增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马云发现身边许多同事和退休老教师都赋闲在家,于是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为什么不把大家动员起来,组织一个专业的翻译服务机构呢?
就这样,1994年1月,在马云和几个朋友的合伙努力下,杭州海博翻译社诞生了。“海博”是英文hope(希望)的音译,马云解释为“大海一般博大的希望”。
“这名字不错吧!”章红笑道。
放下茶杯,章红继续回忆翻译社成立初期的故事——
当时翻译社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5人。虽说是杭州成立的第一家专业翻译机构,但当时的翻译市场并不成熟,成立初期生意惨淡,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最艰难的时候,马云将原本就小的办公室分出一半出租给别人当书店,还增加了贩卖鲜花和小礼品等零售小生意,以此补贴翻译社的运营费用。为了降低成本,马云还多次带人前往广州、义乌等地进货。
“由于当时海博翻译社的运营情况着实堪忧,有几个与马云一起创业的朋友中途退出了。”章红叹了口气,“但马云一直坚持着。那时我们英语班的学生还一起帮他到百货大楼门口发传单、拉横幅、做宣传。”
一直到1996年,海博翻译社终于转亏为盈,外租的半间办公室也重新收了回来。
“这么多年了,除了脸上多了几条皱纹外,马云几乎没什么变化,还是那样乐观开朗,不经意间就会冒出些至理名言。他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和观点,激励了很多人,给我们启发。当然,不变的,还有他对事业和生活的满腔热情。”章红笑着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联盟网  

GMT, 2025-1-19 , Processed in 0.0327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5-2025 www.ggads.com GGADS 广告联盟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