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联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浪微人脉正式上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度权重查询 站长交易 友情链接交换 网站监控 服务器监控 SEO监控  
                 

经过三个多月的邀请制公测,新浪微人脉日前向所有新浪微博用户正式开放。
眼下的 LinkedIn 可谓炙手可热,其营收主要来自对招聘和求职需求的满足——招聘企业寻找合适的职位候选人、求职者接洽心仪的目标公司或机构。相比 Facebook 上市后长期的乏力表现,LinkedIn 的股价表现非常抢眼(2012年11月中至2013年2月底上涨超过 60%),与此同时,善于“山寨”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却还没有出现成功的模仿者。
微人脉曾在公测之初的几天内便获得了科技媒体密集报道和互联网和猎头行业人士的讨论。它能成为中国的  LinkedIn 吗?
微人脉和 LinkedIn 相同或类似的地方:

  • 吸引用户填写个人资料,包括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技能、项目经验等。

  • 鼓励用户对他人进行总体或某项经历、经验进行评价,力求形成针对每个用户的职业形象的社会化描述。

  • 搜索搜人、搜公司的功能;

  • 根据个人资料和共同认识的人,向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人”。

    微人脉和LinkedIn不同的地方:
    微 人脉提供了“机遇”功能,允许用户直接发布“招聘”、“求职”、“项目合作”、“其他”信息。目前可见的机遇以招聘类为主,用户浏览机遇时,可以询问或投 递简历。LinkedIn 没有这项基础设施,可能 LinkedIn 并不希望自己的产品设计带有强烈的招聘属性。微人脉将招聘功能做实,避免了对 LinkedIn 可能给新用户的形象和功能上的模糊感,但也因此加重了“新型招聘网站”的痕迹;

  • 微人脉并未强调“二度人脉”、“三度人脉”,以及关系更远的用户的区别,只有人脉和非人脉之分,看上去不那么高科技。

  • 微人脉没有群组 (Groups) 功能,取而代之的是“行业圈”。行业圈可被理解为每个行业是一个大群组(用户无法自行建立小群组),产品设计倾向于鼓励用户输入较长篇幅的文字,相信微人脉对此功能寄予厚望,希望用户在此进行高质量的 UGC 行为。

  • 微人脉没有发布 Update(类似发微博)的功能。

    除 了自身功力,对于微人脉来说,脚下的新浪微博这条大船是否安稳也是影响成败的重要因素。近期关于新浪微博被微信夺去不少流量的言论甚嚣尘上,微信的朋友圈 功能的确圈走了很多把微博当做 QQ 空间的用户,一些“大V”也平移到了微信公众账号上,但新浪微博仍是品牌塑造和自我展现的重要阵地。同时,微博也拥有微信无法企及的信息纵深。但如何巧妙利用微博进行传播、吸引新浪微博用户,将是微人脉推广面临的主要课题。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联盟网  

    GMT, 2025-1-27 , Processed in 0.0358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5-2025 www.ggads.com GGADS 广告联盟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