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联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前媒体人的自白:媒体人与中医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度权重查询 站长交易 友情链接交换 网站监控 服务器监控 SEO监控  
               

最近业内不少朋友在讨论评论媒体和资讯媒体,我也来搀和一脚。首先声明,本文内讨论的是评论类媒体,而非资讯调研类媒体。
在传统的中医教学体系中,新进的学徒需要从背诵各类医典开始,再跟着老师傅学医案,最终到开方,前后需要近十年才算出师。人命关天,理当如此。
说来汗颜,笔者在 2004 年初入媒体行业,第一篇稿件就是点评当年几大公司的人事变动,最终得出若干人力资源战略的观点。此时距离我离开大学不过一个暑假,工资尚且不能自给自足,对所谓“公司”这种商业法人组织的了解仅限于我所在的媒体――甚至,我都还没搞清楚我的签约地在广州,而不是在上海。比照中医师的开方权,我的开方权显得太过浮滥,太过草率。可想多少是真知,多少是妄言。
其实,市场机制――假如它是科学的,就一定会时时处处发挥作用――正在发挥制约廉价言论的作用:在舆论市场,供给方几乎没有准入门槛,所以形成恶性竞争;而在需求方,真实的从业者又未必要从外部舆论中了解自己的一二三,庖丁解牛,更重要的是了解牛。于是,媒体这个行业――舆论市场的供给方就显得屌丝气十足。扪心自问,为何媒体业只见资深人士出,不见资深人士进?商业模式不是个赚钱方式是其一,言论产品本身市场定价不高更是核心原因。
珍贵的东西总是数量少,舆论市场当然亦如此。我们的舆论并不缺评论,但非常缺调查。举例来说,全球这么多财经记者,少有预告 08 金融危机。为何?因为在浩渺的信息中,噪音干扰、内心不敢担当,说了无人信,都是关键原因。所以说,正直的优质媒体,首先不是动辄开个大处方,而是丝丝入扣的事实调查,重组证据链,揭示某种私密但具有公众影响力的事实。“以事实服人”,这就是我在文初所提的资讯、调研类媒体。
让不少媒体人喜欢品头论足,动辄开方起码有三个原因:
一、观众喜欢看戏,媒体人的工作某方面神似演戏。戏演的好不好就看你有没有制造曲折的故事了,因此建议越是某政府或者公司解决不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卖座;要是还骂点街那就更好看了。这是市场需求决定媒体人必须要制造舆论。
二、以人性论,谈话交流中动辄喜欢唱高调,提高嗓门的,如无意外,多半属于“心虚提劲”,对其观点并无多少正面帮助,反而有强迫别人接受的强制感。懂理的人一笑而过,并不深究,但肯定也不会真当回事;不懂理的人倒是喜欢隔空打牛,空中论战。翻翻 20、30 年代的左右翼文人论战,多数就是这种空调子之争。
三、媒体的道德优越感是大嗓门的第二个原因。一方面学校专业教育乐于提出职业理想等“战略思路”,另一方面道德优越感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个人信息不足的劣势,至少在发声时,道德优越感是一个极好的亢奋剂。这又凭空增加了指点江山的内心勇气。
与中医师,特别是资深老中医师比,媒体人已经暴露出局限:
1、中国最资深的记者,肯定没有最资深的中医师从业时间长;
2、多数的记者喜欢开方,却未必望闻问切;而多数的中医师肯定要望闻问切,并且考核治愈率。
比较一下,中医师的标准硬指标多,虚指标少;媒体的稿件虚道理多,事后追求验证的少。这样算来,中医师的市场定价超过媒体记者,实属市场机制维持了社会公平正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联盟网  

GMT, 2025-1-24 , Processed in 0.0340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5-2025 www.ggads.com GGADS 广告联盟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